首页» 学习交流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试行)

发布日期:2020-12-22 作者: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试行)

2019年9月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试行)

为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全面发展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 号)和《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的精神,依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内教高字〔2016〕75 号)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教职成〔2015〕9 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切实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机制,为践行“品德立心、知识立身、技能立业”的院训,实现学院“品质高标、品味高远”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质量保证与纵向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五个系统,横向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工作融为一体,学院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及全体教职员工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主体,明确主体责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充分体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全面性原则

“五纵五横一平台”构成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全面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使质量保证贯穿需求调研、规划设计、目标设置、标准制定、组织实施、过程监控、诊断改进全过程。

(三)可控性原则

遵循 SMART 原则(目标准确、可测、可达、相关、时限),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

(四)科学性原则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学院实际,针对不同层面(或主体)合理确定诊改内容、周期和方法。

(五)客观性原则

诊改工作以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开展诊改。

(六)持续性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以学院各项常规工作为诊改对象,在实施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按照“8”字型质量诊断改进螺旋建立有效且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三、思路与目标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SMART)等现代管理理论,以目标、标准、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事先决策计划、事中监测预警和事后诊断、考核为抓手,以信息化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建立以“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与运行流程,以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为标志,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内外结合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元化的内部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

四、体系建设

(一)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能分工

(1)建立党委领导、院长指挥、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全面协调的质量保证领导组织,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学院质量保证委员会负责学院及专业层面的质量保证政策,考核学院各部门工作的绩效和质量;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建立与运行等工作。教学系(部)是质量生成核心,职能部门保障质量生成与提升(图1)。

图1 学院质量保证组织职能定位示意图

(2)明确教学系(部)—专业团队—课程团队质量保证职责。教学系(部)负责组织本单位的专业(课程)质量保证及诊改工作,统筹专业建设方案、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保证专业建设与教学运行的质量。

专业团队负责专业质量的自我诊改工作,编制专业建设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也可用教育部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统筹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分析、学业情况分析、能力测评情况分析,参考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数据,开展自我诊改,撰写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报告。

课程团队负责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工作,编制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教学标准等,依据课堂教学实时诊断开展自我诊改,撰写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与诊改报告。

2.厘清部门职能,确定系统归属

依据学院发展规划,对应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 5 个纵向系统功能,明确部门职责,确定部门在纵向 5 个系统中的归属(图2)。

图2 学院各部门在五纵系统中的定位

决策指挥系统——学院党委与院长(党政办公室)、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

质量生成系统——教学系(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继续教育与培训中心。

资源建设系统——组织统战人事部(人事工作)、计划财务处、实训中心、后勤管理处(资产工作)。

支持服务系统——招生就业处、图文信息中心、工会、科技服务中心、宣传部、安保处。

监督控制系统——质量保障与评价中心、监督检查室。

(1)根据部门在 5 个纵向系统中的归属,重新界定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表 1)。

表 1 职能部门职责厘清一览表

部门名称:

在系统内的职责

在系统外的职责

(2)在明确职责与权限的基础上,各部门按照 SMART 原则(具体的、可度量的、可实现的、有时限的)将职责具体化为工作。依据具体化的工作优化部门岗位任务(表2),制定岗位各项工作标准(表 3),形成 5 个纵向系统的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关联的系统工作包(图3)。

表 2 部门岗位工作一览表

部门名称:

部门职责

具体化的工作

工作归属岗位

岗位所属科室

表 3 部门之科室岗位工作标准一览表

部门名称: 科室名称:

科室

岗位

具体工作

工作标准

形成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关联的系统工作包(图3)

图3 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关联的纵向五系统工作包

(二)完善规划体系,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

1.基于SWOT分析,编制学院规划,形成完整的目标链

(1)对学院现状进行 SWOT(战略分析方法)分析,按照 SMART 原则完善学院规划体系,建立目标体系,形成完整的目标链。

依据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十三五”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生发展规划、社会培训服务规划、教科研建设规划、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和信息化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各教系(部)依据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系(部)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各专业、课程根据规划,编制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形成学院规划与系(部)规划目标体系(图4)。

图4 学院—系(部)规划目标链

(2)按照规划建设任务年度实施进程表,将年度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实施层层分解落实,同时制定相应目标任务完成的考核标准,确保规划建设任务完成。

2.形成完整的目标链

对规划建设目标进行具体化,形成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 5 个横向层面的目标。并依据 5 个横向层面的目标,合理确定各年度应完成的目标任务,编制规划建设目标任务年度实施进程表;形成完整目标链(表4)。

(1)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为总目标,即专业、课程、教师、学生 4 个层面目标的集中体现。其主要有规模目标(高职在校生人数、开放教育学生数、社会培训人次等)和水平目标(自治区优质高职院校等)。

(2)专业层面

专业层面目标主要有结构目标(专业设置与调整对接鄂尔多斯主导产业能力与形成完整产业链的专业群)、运行目标(完善的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运行机制)和水平目标(专业建设与教学水平在区内居什么层次或合格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数量)。

(3)课程层面

课程层面目标主要有设置目标(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方针和政策、人才需求、学情、学生成长规律的契合度)、要素目标(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匹配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度、课程实施与生产过程对接度、课程评价与胜任岗位工作对接度)和水平目标(课程建设与教学水平在区内居什么层次或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门数)。

(4)教师层面

教师层面目标主要有数量目标(专任教师数—总生师比、各专业教师数—专业生师比、思政教师数—生师比等)、结构目标(学历、年龄、职称、双师、专兼等结构)和水平目标(各级新秀、名师、团队数,各级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数,获各类教学、技能竞赛成绩,主持或参与各级教研科研项目数,在区内院校和行业影响力等)。

(5)学生层面

学生层面目标主要有学业目标和素质目标。

表4 质量目标体系

层面

目标构成

内涵

质量生

成主体

规划依据

学院

规模目标

学生、培训、资产等各类办学规模

学院

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水平目标

综合办学水平实力,自治区优质高职院校

层次目标

办学层次定位

专业

结构目标

对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支柱产业情况,确定专业设置

学院

系(部)

专业负责人

“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系(部)“十三五”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方案

运行目标

专业调研、保障、激励、约束机制

水平目标

专业办学水平竞争能力

课程

设置目标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

专业带头人

专业建设方案

要素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负责人

课程建设方案

水平目标

国家、自治区、学院各级、各类别课程建设数量

学院

系(部)

“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系(部)“十三五”发展规划

单一课程建设水平

课程负责人

课程建设方案

教师

整体

数量目标

专兼职教师的数量比例

学院(部)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系(部)“十三五”发展规划

结构目标

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师素质等各类教师结构

水平目标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在同类院校的影响力

个体

师德师风

教师基本道德素养及行为作风

教师

教师自我发展规划

业务能力

教师教学水平教科研服务社会学生管理等能力

职业发展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及职业能力提升

学生

学业发展

1+X证书

学生

教师

系(部)

“十三五”学生发展规划;

学生自我发展规划

个人发展

德技双修

职业发展

胜任岗位

(三)制定标准,形成完整的标准链

对应实现横向 5 个层面目标,制定横向 5 个层面的标准,形成完整的标准链。

1.学校层面

分管院领导与职能部门,制定完成规划建设、上级部门项目、学院自定和学院项目年度目标任务的质量标准,作为学院年度部门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统一考核。各职能部门与教学系(部)按照职责,确定自定目标任务的完成质量标准,自主实施、自我诊改。绩效考核标准要强调目标任务完成时间、质量,应符合 SMART原则。

2.专业、课程层面

(1)制(或修)订专业设置与调整(包括新增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和缓招、停招)标准。

(2)制(或修)订涵盖专业、课程建设全过程的系列文件编制标准(包括专业建设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教材建设与选用、资源库建设等)。

(3)制(或修)订涵盖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系列文件编制标准(包括教学任务书、学期校历与教学安排、课程学期教学计划、课时教学方案、课堂教学、课程考核评价等)。

(4)制订合格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以及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等标准,使各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有可参照的标准。

3.教师层面

依据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和教师自身发展实际,制(或修)订招聘新教师标准(毕业院校、学历、招聘程序等要求),制(或修)订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认定标准,制(或修)订教坛新秀、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与考核标准,制(或修)订兼职教师聘用与考核标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与师德考核标准等;结合教师自身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上述资格,制(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补岗竞聘标准等。

4.学生层面

基于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结合学生发展规划,聚焦课程学习,学院确定影响学生学业目标实现的关键监测要素,制订关键监测要素的预警标准;聚焦第二课堂,学院确定影响学生素质目标实现的关键评价要素,制订关键评价要素的评价标准。

(四)内部质量控制系统建设

构建以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和考核性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质量控制系统(如图5)。质量文化渗透于质量管理全过程。从物质、行为、制度及精神四个维度驱动质量保证体系自动运行。总结凝练学院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突出学院办学理念和特色,构建质量文化体系。

图5 内控系统建设

图 6 质量文化逻辑结构及建设思路

校园文化渗透于学院工作的全过程,从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或维度)驱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动运行。总结凝练学院在文明校园建设、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管理等方面已有的成果,并逐步完善、固定和凸显,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图 6)。

1.物质文化建设

质量文化是构成校园文化的基础,一是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完善的教学实训设施、充实且结构合理的师资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强环境建设:在现有校园绿化基础上,继续完善绿化整体布局,合理种植花草树木,形成疏密适宜、高低错落、色彩多样的特色生态环境;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合理增设体现专业特色的景观;依据学院建筑特点,统一设计与建筑主色调协一致的道路指示牌、门牌、展板、手拎纸袋、招生简章、各种海报、学习笔记本、会议记录本、听课记录本、活动记录本等等;体现学院文化底蕴、办学特色、发展方向以及质量价值理念和文化理念,以环境熏陶人、以环境育人。

2.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积淀,这种行为方式是师生的所作所为的具体表现,体现着师生的价值观念取向,受制度的约束和导向。

制订与实施《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和《服务人员行为规范》等,以制度规范行为,使师生形成符合制度要求的行为习惯,即“精神他律”;同时,依托精神文化的渗透引领作用,以质量思想促进师生自觉规范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自觉践行质量价值理念和质量方针要求,严格质量活动,即“精神自律”;最终形成质量行为内生机制。

3.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塑造行为文化的主要机制。它主要包括:工作(或学习)标准、行为规范、激励制度等。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提供基础。

(1)依据优化的纵向五系统组织机构职责,厘清各部门管控事项(图 7)。各部门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设计部门管控工作流程,使管控工作流程与制度相匹配,完善学院制度体系,形成内控机制。

(2)通过对年度目标任务的事前计划、工作及诊改运行的事中监督、事后完成年度任务情况考核评价,实现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过程管控,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质量保证的内生动力。

图7 事项管控与流程匹配的内控机制

4.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1)通过改进党建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建成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其他课程教师都要各负其责,做到既教育又育人,使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体教育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最终使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全院教职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使成长成才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

(五)数据平台建设

1.加快各部门信息化建设

对现有的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办公等系统进行完善,以适应学院诊改工作的需要。同时,按照学院诊改工作的要求,应尽快推进人事管理、学工管理、财务管理、实验实训管理、信息化教学等系统建设。为诊改提供大量、完整的基础数据。

2.建设学院数据平台(中心)

整合各业务系统数据,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共享。同时,按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和国务院教学督导评估平台要求,自动从数据平台提取、生成相关数据,如图8。

图8 学院数据平台系统架构

3.利用平台数据进行诊断与改进

建设学院绩效考核系统,对各部门、系部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建设诊断与改进平台,实施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为过程监控、预警和自我诊改的实现提供支撑。

五、诊改运行

(一)学校层面

1.基于目标管理,建立目标任务执行链

学院依据规划年度目标任务、上级部门项目年度目标任务、学院项目年度目标任务和学院临时自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学院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给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依据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上阶段诊改目标任务和自定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给各教学系(部);各教学系(部)依据各职能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上阶段诊改目标任务和自定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年度目标任务执行链。

2.基于目标管理,建立部门绩效考核制度

依据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年度工作计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质量标准,制订学院《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办法包括:考核内容、考核者、被考核者、考核依据、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考核结果公布和考核结果的运用等。

3.建立“目标—标准—计划—运行—诊断(考核)—改进”“8”字形螺旋递进的常态化自我诊改运行机制

(1)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根据学院层面诊改与绩效考核运行流程(图 9),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2)纪检监察处和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预警,职能部门进行改进;职能部门对教学系(部)年度工作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预警,教学系(部)进行改进。

图 9 学院层面诊改与绩效考核运行流程图

(3)年底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按照“自我检查——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整改”的内部质量控制运行机制,编制年度工作诊改报告(替代原年度工作总结)。

(4)学院在复查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年度诊改报告的基础上,基于对相关数据分析研判,开展考核评价,反馈考核结果;各部门结合考核结果,将需改进的工作纳入下一年度工作。

(5)年度考核结束后,各教学系(部)撰写系(部)“十三五”发展规划执行报告,相关职能部门撰写“十三五”专项规划执行报告,学院撰写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执行报告。

(二)专业、课程层面

1.专业、课程建设诊改

学院依据专业、课程建设过程,建立专业、课程建设诊改运行流程(图10)。结合学院专业、课程建设实际,2019 年开始选择个别专业、课程进行课程建设诊改试点;“十四五”开始逐步增加诊改的专业、课程数。

(1)专业团队(或课程团队)依据专业(或课程)建设方案,落实年度建设任务,明确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并组织实施,撰写年度建设报告,实施自我诊改。

(2)教学系部、教务处对专业(或课程)建设质量关键环节(或点)实施监测预警,团队进行诊改。教务处按照制订的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标准,每年对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中期检查性诊断,三年建设期满实施验收性诊断,并及时反馈和改进。

图10 专业、课程建设诊改运行流程图

2.专业、课程教学诊改

学院依据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建立专业、课程教学诊改运行流程(图 11)。结合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实际,2019 年下半年选择个别课程进行教学诊改试点,2020 年选择个别专业进行专业教学诊改试点。

(1)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标准,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课堂教学三环节,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的自我检测和改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形态,提高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

(2)教研室实施课程一轮一次的自我诊改,教学系实施专业一年一次自我诊改。

图11 专业、课程教学诊改运行流程图

(3)教学系部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课程进行一轮一次的考核性诊断,并及时反馈和改进;教务处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专业进行一年一次的考核性诊断,选择部分课程进行一轮一次的考核性诊断,并及时反馈和改进。

(4)教学系(部)、教务处、质量办对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或点)进行监测,并提出的预警;任课教师、教研室、教学系部对提出的预警及时进行改进。

通过任课教师、教研室、教学系部的自我诊改,教学系部、教务处的考核性诊断,以及教学系(部)、教务处、质量办对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或点)进行监测、预警。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

(三)教师层面

1.依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开展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性诊断

依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层层分解编制学院、教学系(部)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形成目标链,并确定年度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进程;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依据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制定年度计划(包含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形成实施链,并组织实施。

利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实时反映教学系(部)、学院师资建设状态,及时自我诊断改进,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

2.依据教师发展目标,开展教师发展自我诊改

学院以教师发展目标为依据,系统设计建立激励机制(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补岗竞聘标准等),建立信息化的教师成长档案(原业务档案升级),实时记录教师个人成长轨迹。做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补岗竞聘的依据。

教师依据个人发展目标,制定三年一轮的发展规划,按年度开展自我诊改。教学系(部)定期对教师实施考核,指导和帮助教师实现发展目标。

(四)学生层面

1.建立学生学业发展监测预警与自我改进运行机制

聚焦课程学习,任课教师、各教学系针对影响学生学业目标实现的要素进行日常监测,并及时进行预警,学生针对预警进行自我改进;同时,促进教师对课程教学进行改进。

2.建立学生素质发展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聚焦第二课堂,各教学系每年从寝室教室卫生清扫、入团或入党、主题班会、假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文体活动、各类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发展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学生,引导学生改进。

(五)年度质量报告

学院实行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年度质量报告制度。各教学系(部)根据年度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学生发展情况,编制教学系(部)年度质量报告。根据各教学系(部)年度质量报告,教务处编制专业、课程年度质量报告;组织统战人事部编制师资队伍年度质量报告;学工处编制学生发展年度质量报告。质量管理办公室根据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年度质量报告和各职能部门提供的年度基础材料,编制学院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六、健全质量保障和管理服务机制

(一)组织与资金保障

1.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由党委领导、院长指挥的质量保证委员会,内设质量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保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的实施。质量保证委员会组成为:

主任 委员:院长

副主任委员:各分管院领导

委 员:各处室、系部负责人

办公室主任:质量办主任

2.资金保障

根据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保证经费的足额投入与合理使用,为目标任务完成提供资金保障。

(二)机制与政策保障

1.全面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切实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强化思想保障;切实确立内部质量保证“一把手工程”地位,突出院长在内部质量保证中的领导、推进作用;强化平台作用,反馈运行信息,为质量保证体系体统有力信息保障。

2.建立奖惩机制

以学院绩效考核为切入点,对实施的各项工作结果、过程、达标情况进行考核诊断,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挂钩,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形成动力机制。

3.建立健全质量事故有效防控机制

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信息平台,完善质量事故管控的常态化反馈机制,敏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严肃查处问题。一是建立健全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和机制,及时掌握质量生成前沿的质量反馈;二是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中心的日常巡查,规范梳理反馈意见,形成信息平台数据,通过及时下发整改(督办)通知书等形式,强化监督和督办职能。

4.建立问责机制

明确实施方案中的各组织层级的职能与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标准,以此为依据实施履职测评,测评结果与部门绩效挂钩,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和出现差错的进行问责,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围绕质量抓党建,建立健全抓好党建保质量机制

确立“围绕质量抓党建,治好党建保质量”的党建工作思路,把育人作为学院党委统领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各环节工作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思、核心意识、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充分发挥党总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学院党委要切实加强对诊改工作的领导。每学期听取诊改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诊改工作至少1次。班子成员每学期督促检查分管工作范围诊改工作至少2次。比照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要求,明确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对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责任,突出发挥每一位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范围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的领导作用。

2.各党总支、党支部通过强化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将党总支、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在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保质量上来。要在提升广大党员干部“三全育人”思想认识上动脑筋,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以本部门诊改工作的实际成效来彰显党总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学院全局的高度,拓宽视野,深刻理解“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架构,清醒认识分管范围的诊改工作职责,科学调配资源,合理摆布各项工作。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试行)》,正确认识自身岗位职责与学院内部质量保证工作的关系,明确自身任务,并将其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关键在做”的重要内容,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立足本职岗位“讲奉献,有作为”为落脚点,践行“四讲四有”要求,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七、建设与实施进程

内部质量保证建设与实施进程见表 5。

—1—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

表5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进程表(2019-2020)

类别

任务

工作

完成日期

预期成效

牵头责任部门

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

厘清部门职责确定系统归属

1.厘清学院各部门(含教学系部)在纵向 5 系统中的归属。

2019.9

纵向 5 系统工作包(标准文本)

质量管理办公室

2.重新界定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2019.9

组织统战人事部

3.部门职责具体化为工作,制定岗位工作标准。

2019.10

各职能部门、系(部)

4.形成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关联的系统工作包。

2019.11

质量管理办公室

完善规划体系 建立目标体系

完善规划体系

5.学院十三五各专项规划。

2019.10

标准文本

相关职能部门

6.各教学系(部)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9.11

党政办公室

形成完整目标链

7.对规划目标具体化,形成目标体系(含分年度实施进程表)。

2019.12

制定标准 建立标准体系

学校

层面

8.对上级项目目标任务具体化,形成目标体系(含分年度实施进程表)。

2020.1启动,2020.12完成。

标准文本

相关职能部门

9.对学院项目目标任务具体化,形成目标体系(含分年度实施进程表)。

专业、课程层面

10.制(修)订专业设置与调整标准。

教务处

11.制(修)订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系列标准。

教师

层面

12.制(修)订师资建设与发展系列标准。

组织统战人事部、教务处

学生

层面

13.制(修)订学生实现学业和素质发展目标系列标准。

学工处、教务处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

14.完善校园绿化整体布局。

长期工作

效果

后勤管理处

15.增设体现专业特色的景观布置。

景观实物

教学系

16.统一设计与建筑主色调协调一致的道路指示牌、门牌等等。

2019.12

手册

宣传部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行为文化建设

17.制订与贯彻《教师行为规范》。

2020.4

标准文本

组织统战人事部

18.制订与贯彻《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组织统战人事部

19.制订与贯彻《学生行为规范》。

学生处

20.制订与贯彻《服务人员行为规范》。

后勤管理处

制度文化建设

21.梳理部门管控事项,完善现有管理制度。

2020年底基本完成,逐年调整改进

标准文本

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

22.设计部门管控事项工作流程。

23.梳理现有制度,完善学院现有的制度体系。

24.汇编管理制度与管理工作流程紧密结合的学院内控制度。

党政办公室

25.梳理党建制度,完善制度体系;改进党建方式、方法,健全机制。梳理各类政治学习制度,完善各类政治学习制度体系;改进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健全机制。

长期工作

 

组织统战人事部

26.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基础部

27.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

宣传统战部、学工处

诊改

运行

学校层面

28.制订完成学院自定任务年度目标任务。

2019.10

标准文本

党政办公室

29.制订学院党政年度工作要点。

党政办公室

30.制订职能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2019.12

各职能部门

31.制订系(部)年度工作计划。

2019.12

各教学系(部)

32.制订学院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办法。

2019.12

组织统战人事部

诊改

运行

学校

层面

33.教学系(部)编制年度诊改报告。

2020.1

标准文本

各教学系(部)

34.职能部门编制年度诊改报告。

2020.1

各职能部门

35.部门年度绩效考核。

2020.1

组织人事处

36.编制教学系(部)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度执行报告。

2020.12

各教学系(部)

37.编制学院十三五各专项规划年度执行报告。

2020.12

相关职能部门

38.编制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度执行报告。

2020.12

质量管理办公室

专业、课程层面

39.课程教学诊改试点。

2019.9-2019.12

诊改报告

教学系(部)

40.专业教学诊改试点。

2020.9-2020.8

诊改报告

41.课程建设诊改试点。

诊改报告

42.专业建设诊改试点。

诊改报告

43.建立学院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诊改运行制度与机制。

2019.8月启动,持续推进,2020年基本完善

标准文本

教务处

44.建立教学系(部)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诊改运行制度与机制。

教学系(部)

45.对教学系(部)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实施监测预警。

长期工作

 

教务处

46.对教研室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实施监测预警。

教学系(部)

47.对学院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实施监督。

监督检查室

质量管理办公室

教师

层面

48.建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诊改运行制度与机制。

2020.1启动, 2020.12基本完善

标准文本

组织统战人事部

49.建立教学系(部)师资队伍建设诊改运行制度与机制。

教学系(部)

诊改

运行

教师

层面

50.对教学系(部)师资队伍建设运行实施监测预警。

长期工作

 

组织统战人事部

51.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运行实施监督。

 

监督检查室

质量管理办公室

学生

层面

52.建立学院学生发展诊改运行制度与机制。

2020.1启动,持续推进,2020.12基本完善

标准文本

学工处

53.建立教学系学生发展诊改运行与机制

教学系

54.对教学系学生发展运行实施监测预警。

长期工作

 

学工处

55.对学院学生发展运行实施监督。

监督监察室

质量管理办公室

质量

报告

56.编制教学系(部)年度质量报告(含专业、课程、师资、学生)。

2020.10

标准文本

各教学系(部)

57.编制学院专业(含课程)建设年度质量报告。

2020.12

教务处

58.编制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年度质量报告。

组织统战人事部

59.编制学院学生发展年度质量报告。

学工处

60.各职能部门根据编制年度质量报告要求提供基础材料。

各职能部门

61.编制学院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

质量管理办公室

数据平台建设

62.对现有教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功能进行开发利用,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020.5启动,加快推进

系统(平台)

相关职能部门

63.逐步建设人事(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实验实训管理、信息化教学、图书管理、办公系统、学生顶岗实习等系统或平台。

相关职能部门

64.建设校本数据平台(数据中心)。

图文信息中心

65.建设绩效考核系统。

组织统战人事部

66.建设诊改系统。

质量管理办公室

—1—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