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2020-2021学年质量报告-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docx

发布日期:2021-12-02 作者:

图片2.png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2020-2021学年


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O年十



图片1.png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一、办学基本信息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鄂尔多斯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由图文信息中心、教学楼、实训楼、风雨操场、餐饮中心、师生服务中心、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22个单体建筑组成,是一所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高标准园林式学府。

学院秉承“修天地技能,塑绿色品格”的核心理念、“品德立心,知识立身,技能立业”的院训、“尚善尚进,大气大成”的精神,办适合学生成长的院校,育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以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立足就业、服务社会为办学方略,坚持科学发展、高位发展、特色发展,打造品质高标、品味高远的全日制高职院校,成为天骄之地职业教育的旗手,广袤草原遍育英才的明珠。

(一)在校生规模

截止2021年8月31日,学院共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学生2016人,三年制高职1874人,五年制高职142人。女生598,男生1418。按民族分:汉族1750人,少数民族266人。

按专业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27人、电子商务94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1人、动物医学394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176人、供用电技术26人、环境工程技术74人、大数据与会计141人、机电一体化技术162人、计算机应用技术56人、空中乘务203人、旅游管理51人、机电设备技术69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144人、食品智能加工技术43人、市政工程技术35人、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39人、园林技术129人、园艺技术54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66建筑室内设计12人。

(二)招生情况

1.招生

学院2021高职招生计划数为880,录取814其中,分类考试739人,五年制高职转74保留入学资格1人,完成教育厅下达招生计划的92.5%。 2021年新招生751人,其中分类考试681人,五年制高职转入70人。

2.生源

从生源类别看,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160人,往届毕业生3人;对口招收中职应届毕业生576人,往届毕业生12人。对口类和普通高中录取比例为3.6:1。生源主要面向内蒙古自治区。

3.招生专业

我院5个教学系现有招生专业数22个。

教学系

开设专业

生态工程系

园林技术

园艺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

花卉生产与花艺

生物技术系

动物医学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食品职能加工技术

机电工程系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供用电技术

机电设备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经济管理系

大数据与会计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市政工程系

市政工程技术

建筑室内设计

空中乘务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其中,建筑室内设计花卉生产与花艺2021年新增专业。

(三)毕业生就业

1. 学院就业工作举措

学院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依托鄂尔多斯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产业与政策优势,为毕业生寻找创业与就业通道,按照“校企互动、产教互通、学做互生”的教学理念,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拓展实习、实训场所,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毕业生电子信息表,保持与毕业生的密切联系,及时向毕业生推荐就业招聘信息,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创业观。

2.就业率

我院2021届毕业生569人,其中,升入本科院校118人,就业341人,其中3人创业,初次就业率81.20%。

3.毕业生收入

学院2021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272元。

(四)创业

我院高度重视并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各项工作,通过开设就业与创业创新相关课程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创业观,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学院定期会举办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讲座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来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

2021年,我院投资80余万元着手打造创客空间,占地面积约800平米,形成以学院主体为依托,以专业为特色,以学生创意为引导,以企业支持为保障的运营体系,着力打造集现代化与智能化一体的办公场所。

为了促进毕业生创业就业,我院配合鄂尔多斯市就业中心完成了100名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补贴发放工作。2021我院成功申报了“鄂尔多斯技师学院”,由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中心组织,完成了2021508名毕业生的创业培训。

(五)学生成长与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旗帜鲜明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认真研究分析当代学生的群体特征和需求,着力构建学生分类引导教育体系,积极创新各类活动载体和工作方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主动占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和制高点。

始终坚持推动实践育人,服务地方发展展现新作为。结合疫情防控,紧紧围绕引导广大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这一主线,深入开展实践育人

全院各级团组织共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1500余场次;组织“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100余场次;组织共青团工作例会10次,学生会工作例会、培训大会8次;组织院、系两级青马班7期;组建67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参加各级各类重大赛事、庆典志愿服务3次;组织主题升旗仪式20场。

1.技能大赛

本学年累计参赛达16个赛项,参与指导教师21人次,参赛学生41人次,获得自治区三等奖2项,鄂尔多斯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2.学生表彰奖励及资助情况

本学年,高职学生国家奖学金1人,59名学生获得励志奖学金89名学生获得自治区励志奖学金544名学生国家助学金。学院获得自治区先进班集体1个,自治区优秀班干部2人,自治区三好学生12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6人。向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34人发放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882600元。完成2021年4、5、7三个月份的市发改委价格临时补贴申请,累计发放42750元。

二、教学改革

(一)专业结构与规模、专业调整及优化

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深化校企共建的建设模式。围绕内蒙古自治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输出主力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转型发展为核心,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主导产业多元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这一战略举措,学院将为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培养新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人才做出高等职业学院应有的贡献。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正在拓展打造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园林技术、动物医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使学院生源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渠道更加畅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为实现鄂尔多斯转型升级提供有效人才资源。在打造主要专业的同时,也将逐步淘汰或者取消一些生源匮乏、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

(二) 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以“因需施教、精准培养、激发潜能、出彩人生”作为人才培养创新改革的理念,开展了分方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做法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及就业需求,将学生培养分为“就业方向”和“专升本方向”,并分别根据各自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精准培养。

学院坚持适应鄂尔多斯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完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河套学院、集宁师范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赤峰学院等7所本科院校签订专升本协议,构建专本衔接通道,实现院校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大力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本学年共有118名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本学年,学院组织各专业骨干教师在深入企业、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对各专业人才岗位工作需求,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共同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实用性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也为深化校企合作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学院进一步加强了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师徒式教学,切实增强学生的技能知识。

课程体系严格按照国家专业标准和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学院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四大类。学院目前各专业均制定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并不断进行优化完善。思政课教材均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四)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培养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工作。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优势,满足多元化用人的市场需求,学院全面推行1+X证书制度,将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融入到日常实训教学中。目前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91学生获得1+X初级证书,195名学生获得1+X中级证书。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学院对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建设。基于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管理平台,以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抓手,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完善由院长办公会议、教务处和系部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由质量保障与评价中心负责完善和实施常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多项质量监控措施,逐步完善了教学规章制度,保障了教学秩序正常稳定。完善专业建设和课程标准完善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目前,随着教学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教学督导和评价逐步完善改进,在确保教学工作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教学事故明显减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成果有所体现,整体教学检测与评价效果良好。

保质保量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教育事业统计季报数据填报工作,对生成数据进行分析,确保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及正常运行,促使人才培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六)师资队伍建设

多年来,学院一直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采取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聘请职教专家到学院讲学等“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举措、多途径进行师资培养。

1.教师规模与结构

我院共有教职工256人。专任教师188人,行政人员29人,教辅人员27人,工勤人员12人。专任教师18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人,中级职称98人,初级职称人21,未定职级1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4人,硕士学历教师45人,本科学历136。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比例37.77%,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20.10%。聘请校外教师4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32人,专科2人。人才队伍层次结构趋于合理,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高技能人才10名。

2.教师校外进修学习培训情况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投入5.75万元选送骨干教师参加考察、培训和实践锻炼。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学院发展培育新动能。本学年,学院共派出专任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学习共计74人次,其中女教师18人,累计5683学时。

3.教师获奖情况

本学年,1个党支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党支部获得鄂尔多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名纪检干部被自治区纪委监委评选为“全区首批百名优秀纪检监察干部”,1名教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名教师获得鄂尔多斯市优秀教师。

)课程建设与改革

学院以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为切入点,进行课程层面教学改革,全面深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标准建设等改革,采用信息化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的教师人数显著增加。通过举办“优质课”、“课程思政”比赛和参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1.学院开设课程情况

学院本学年教学计划内开设课程911门,其中A类课程511门,占比56.09%;B类课程367门,占比40.29%;C类课程33门,占比3.62%。公共课489门,占比53.68%;专业基础课42门,占比4.61%;专业课380门,41.71%。专任教师在A类、B类、C类课程中授课门数分别为:494、327、26。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授课门数分别为:464、43、340。

2.课程资源建设

各专业均选用教育部、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同时加大校本教材的建设力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建设教材模式,1门自治区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机械零件制造与加工》已通过专家验收并已投入使用。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趋势推动下,学院积极将微课、翻转课堂等理念运用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技能培养。

)教学资源

1.生师比

本学年,高职专任教师152人,生师比为13.26

2.双师素质教师

师素质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学院建设了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多举措实施下,学院加大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本学年学院共有在编双师教师82人,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3.62%,占本学年授课的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5.30%聘请校外教师均为专任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69%。

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本学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6579.24万元,2021年新增144.18万元。生均折合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5400.81元。

4.图书

学院现有纸质图书15.06万册,2021年新增0.61万册,生均年进书量3册。电子图书215000册。

5.校舍情况

学院产权校舍建筑面积为169315.4m2。教室189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137。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00,695.09              m2,其中教室面40,141.80 m2图书馆面积20697.29 m2,实验、实习场所面积30,718.10 m2,体育馆9137.90 m2行政办公用房3,873.41 m2生活用房面积55,139.10 m2其中学生宿舍35,316.00 m2,教工宿舍7,395.20 m2餐厅10,340.80 m2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2,087.10 m2其他用房32729.74 m2

6.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系统规范实践教学加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断整合优化实验实训室的功能,不断提升实验实训水平;共享实验实训室,构建全员创新创业体系,学创融合发展。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竞争力提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学院事业快速发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逐渐加大,实训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实习实训条件不断改善,不仅能够满足实习实训的需要,而且能为社会服务和教师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撑。目前,学院各类实训室102间,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27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3.54万元,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28个。

7.校园网络建设

学院利用有限的资金持续投入校园信息化建设,以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管理性及全局安全为思路,按分层设计的原则,采用核心、汇聚、接入三层架构。现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3000Mbps,网络信息网点数210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52GB。学院目前已实现教室网络、WIFI部分覆盖,并开展了校内教师信息化教学系列培训活动。

持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学院继续实施本级“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突出加强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再组建“课程教学团队”,遴选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

三、合作交流

为了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六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指示精神不断深化教学教改,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合作基础初步建立, 合作模式逐步多样化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排查摸底滤清了全合作企业,主动对接全市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企业,通过走访摸底活动,根据合作企业的用工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实习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动手能力。2021年5月筹建了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满产业学院。是全市首家产业学院,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

2.订单培养

学院还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多种合作模式,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学院在订单、冠名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形成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方式。根据岗位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根据合作企业岗位技术要素,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编制培训课程和教材,确定培训考核方法。学院和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伊泰集团内蒙古晶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亿利集团常州科试集团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内蒙古光现代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签订了订单协议实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模式。

四、服务贡献

(一)毕业生服务地方、服务产业

我院2021届毕业生462就业涉及农、林、牧、渔业十九个行业从就业区域看,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鄂尔多斯市及周边城市,为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科研、技术服务

学院获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4项(包括自治区科技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1项,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2项,自治区外语专项1项,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2021年度全区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4项),鄂尔多斯市级科研项目5项(市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项,市职业教育研究课题2项,市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研究课题1项),企事业单位横向合作科研项目3项,结题项目9项,批准科研经费近200万元。首次获批自治区科技关键技术项目,首次获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首次获批农业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科研立项级别与自治区同类院校相比也在前列,科研经费超越前几年学院获批科研经费总和,在鄂尔多斯市内几所院校中也在前列。

学院获各级各类科技类奖项7项(参与获得自治区丰收奖1项,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职业教育优秀论文奖3项,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奖2项),11项科技成果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成果认定登记。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编或参编论著教材3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参与制订地方标准5项,完成调研咨询报告1项,科技成果转化2项。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两级各类专家库20多人次,1名老师被评为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按照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结对联系城市基层党组织安排,积极参与东胜区罕台镇庆丰社区结对联系工作,学院党委书记率领师生服务队赴东胜区罕台镇庆丰社区开展了以送爱心资助、送文艺演出、送家电维修服务、送环保卫生服务、送食品安全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五送”活动。其中,学院向庆丰社区捐赠2万元资金用于安排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支出。

(四)学院获得荣誉

本学年,学院获得全区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组织奖战“疫”有我,宅出精彩系列网络文化活动最佳创意奖2020年全国民航服务技能大赛团体综合季军

(五)高职扩招

学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勇于直面问题的担当精神,主动适应高职扩招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积极应对高职扩招面临的新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深入研究高职扩招有关政策文件,严格执行贯彻文件精神,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灵活学制”的原则,深化“三教改革”。2021年我院高职扩招面向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等13个盟市,设置动物医学(招生72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招生115人)环境工程技术(招生102人)市政工程(招生119人)机电一体化(招生296人)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460人)空中乘务(招生11人)大数据与会计(招生36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招生586人)园林技术(招生125人)电子商务(招生71人)等11个专业,共计招生1993人。

)助力脱贫攻坚

继续做好包联驻村和结对联系社区工作。按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选派1名正科级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学院为帮扶的达拉特旗风水梁镇大纳林村资助20万元用于新建肉牛养殖场项目。院领导带队赴风水梁镇大纳林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基层党员作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并由学院农牧方面的专业教师为农牧民群众送去了科技服务。

)疫情防控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第八版)》《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第四版)》《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的通知》等各级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制定《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各项要求规定。

五、政策保障

)制度保障

学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开展学院各项章程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在办学经费、教师培训、质量工程建设、教科研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与支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系,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明确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院内组织机构、权利和内容,实现依法治校、科学发展。

)经费保障

本学年,财政拨款仍是学院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学院经费总收入8520.58万元,其中学费收入901.27万元,占比10.58%;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6248.21万元,占比73.33%;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968.00万元,占比11.36%;其他收入总额403.00万元,占比4.73%

2020年学院经费支出总额15229.84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4,930.09万元,占比32.37%;设备采购429.08万元,占比2.82%;教学改革及研究8.98万元占比0.06%师资建设5.75万元,占比0.04%;图书购置费66.05万元,占比0.43%;日常教学经费1,114.97万元,占比7.32%(其中实验实训耗材215.50万元,占比19.33%;实习专项2.70万元,占比0.24%;聘请兼职教师经费60.21万元,占比5.40%;体育维持费0.87万元,占比0.08%;其他835.69万元,占比74.95%);其他支出8,674.92万元,占比56.96%。

(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

学院以提升内涵建设为引领,根据全国诊改专委会的要求,以“五横五纵一平台”为基本框架,以学院 “十三五”规划体系为基本依据,强化质量建设,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规划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按计划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运行。完善学院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逐步推进学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提高

根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职业学校办学定位清晰,专业设置和人才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每年向社会输送数以千万计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现阶段学院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学院将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抓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使学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二)专业群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水平专业群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关键所在,与学校改革发展定位密切相关,关系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学院专业群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学院将下大力气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优化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增强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行业内有影响的高水平专业群。

(三)师资队伍结构还需优化

虽然学院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已有显著提高,但是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参与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需要提升;学院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还不多,有行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较少,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学院下一步将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坚持以“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优化教师结构为重点,以师资培训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为抓手,以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引领,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校企合作还不够紧密

学院与行业、企业建立广泛联系,但是校企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合作的内涵不够丰富,校企合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真正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还需继续探索有利于校企紧密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五)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现阶段学院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创新创业、开发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院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智慧校园信息数据系统,对数据能够智能化分析应用,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助力学院提升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案例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践

为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全面发展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教育厅印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我院结合实际,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切实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机制,为践行“品德立心、知识立身、技能立业”的院训,实现学院“品质高标、品味高远”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图片3.png


图1 学院层面画像展示

依据学院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案,聚焦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改革,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工作核心。我院围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建设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信息化平台,纵向重点打造目标链、标准链,横向重点构建质量改进螺旋。紧抓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以目标、标准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数据为支撑,按照“常态纠偏、阶段改进”“8 字螺旋”实施自主诊断与改进;按照强基础、融数据、造流程、塑画像的建设路径,加快高质量数字校园建设步伐。


图2 诊改工作流程设计

在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及调研的基础上,我院目前初步完成以下建设内容:

1.质量监测分析平台:根据学院情况,我院已完成五横层面的质控点及目标、标准体系的分析及设定,支持目标、标准体系的动态调整。根据学院实际运行情况,设定任务管理系统,完成学院所有任务过程的监管,多手段推送预警信息;智能生成各个层面的诊改报告和质量年报;支持五个层面的画像分析;支持向移动端推送诊改报告。


图3 质量监测分析平台

2.信息标准平台:建设校级数据采集、预处理、填报、分析的数据标准。以学院业务系统数据、网络数据、卡通、填报数据等为基础,进行能够根据学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需要动态调整的数据标准。


图4 诊改工作数据流图

3.主数据管理平台:灵活对接我院各业务系统,解决数据分散、类型不同的数据的统一、高效使用的问题,为诊改工作提供底层数据。

4.数据交换平台:支持各类数据源,支持多种数据获取方式,根据学院设定的业务规则,可以抽取全量、增量数据,进行数据过滤、关联数据分包、加密、压缩、备份、删除等。支持数据映射、转换,支持多种数据同步方式。提供报警、流程、日志等数据监控手段。

我院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框架组织,建立了信息化支撑手段,使得质量监测具有较高可信度。在制度先行、做好顶层设计的机制下,为建设高质量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提升建设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1